走进陕西省石泉县池河镇明星村,只见蚕农们在进行蚕茧交售,一派繁忙景象。
蚕桑产业是石泉县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。当地纪检监察机关立足职能职责,紧盯产业发展过程中党员干部履职尽责、政策落地落实等环节强化监督检查,护航蚕桑产业发展。
此前,石泉县纪委监委针对审计移交反映的“饶峰镇新华村村委会副主任周某长期滞留蚕种款”问题线索展开核查,严肃查处周某在负责蚕种订购期间,将本应缴入村集体账户的18492.5元蚕种款滞留个人手中,并少交集体经济垫付款2920元的违纪问题。最终周某受到党内警告处分,滞留资金全额追缴至村集体经济账户。
为加快推进蚕桑产业转型升级,石泉县制定出台蚕桑产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方案(2025—2027年)。智能化共育工厂、桑园无人机飞防……一批新技术、新装备、新项目的落地,成为石泉县蚕桑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支撑。该县纪委监委将蚕桑产业转型升级纳入监督重点内容,紧盯蚕桑产业重点项目招投标、资金使用、验收评价等环节,联合巡察机构、审计部门等开展联动监督,压实责任、推动整改,严查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。
此外,石泉县纪委监委聚焦群众关切的共育奖补、蚕种补贴等惠农政策落实情况,建立“清单+台账”监督机制,同时统筹监督力量,深入田间地头,倾听蚕农心声,收集意见建议,严查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问题,推动干部作风转变。针对蚕农反映的“温控设备操作难”“病虫害防治不及时”等问题,该县纪委监委督促县蚕桑中心开展“送技上门”。
“政策好风气正,遇到困难能解决,收入更稳定,我们养蚕更有奔头了!”池河镇蚕农刘维定道出了众多蚕农的心声。